《遇见好城市》读后感

2020-05-22   来源:个性签名

  《遇见好城市》读后感(一):了解好城市如何进行环保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介绍环保“好城市”在环保方面如何保护城市的一本书,通过对城市的个性、交通、水资源、消费、设计等方面的描述、比较,让人大开眼界,也了解了世界先进城市在环保方面的重要举措,也认识了象“Real Change”“雨水径流”“LEED标准”等专有名词。

  书中另一个特点是配有与主题十分吻合的城市照片,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好城市的人性化设计。

  感觉到作者是个理想主义者,书中一句话:许多人嘲讽:环保人士只会抗议却不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十分确切。作者陈述事实的事例让人大开眼界,但作者的一些观点,还是理想色彩多一些。

  《遇见好城市》读后感(二):好城市一定是座让人幸福的城市

  正在看的一本书,还没看完的,刚开始拿到书的时候觉得很不值,因为我喜欢文字很多的书籍,而书中有着大量的图片,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我看他的兴趣,随着越来越深入的阅读,我发现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书中的的很多的观点和做法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糟糕,我们都在抱怨现在的环境怎么回事,我们都在埋怨政府和设计师是怎么回事,都没有好好解决问题,这虽也是一部分,但我们更多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都必须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仅仅依靠设计师和政府是不可能完成的。

  同时作为一名规划工作者,我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们除了做好,我们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技能,让自己的才干为社会做贡献。不管怎么样,我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带来哪怕一点点的改变。

  《遇见好城市》读后感(三):遇见好城市-观念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权威朋友的推荐,看到第一章还不觉得怎样,慢慢被书中的案例和细部吸引,是一本好书,阅读流畅,解说清楚,最重要的是纠正了我的几个错误观念,解答了平时工作中的一些疑惑。

  一、章节

  1.A西雅图:鲑鱼、图书馆(库哈斯,市总图)、济贫计划、公众参与热情(百年后的西雅图?)B波茨坦广场:看不到柏林的历史。C阿姆斯特丹:有个性的多样化住宅。D威尼斯:静止的城市,流失的居民。

  2.动脉:A许多城市成为汽车的天堂,却也同时成为行人的地狱,当都市中涌入太多汽车,不但造成交通拥塞,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事故也成为城市安全的大麻烦,此外,行人的空间慢慢被汽车排挤,走路空间和安全保障同时流失,在没有良好公共运输的情况下,许多人不得不选择开车。B.毁坏高架路的重建:高架、隧道还是滨水空间?C.荷兰是第一个尝试人车平权的欧洲国家,三十多年前就开始重新设计街道,缩减原有车道,并配合植栽、路树、花圃等细心的设计,让车辆无法呼啸而过,被迫减速慢行。荷兰人称这样的街道为WOONERF(生活化道路)。D.德国:汽车共享。E.哥本哈根:自行车城市。F. 西雅图:全美最棒的自行车城市:(1)公交车可以挂自行车,自行车可以进地铁、火车。(2)公司鼓励,淋浴间,自行车小组,(3)软硬兼施。(4)倒逼汽车转型,人车混行道路。

  3.静脉:A什么样的是河的原生态样貌(大木残材)。B京都鸭川,人工的美丽杀死一条河。C街道与雨水。(1)处理雨水径流,采用可持续性都市排水法:在道路旁打造一系列透水、种有多样植栽的低洼区域,生态草沟(bio-swale)。(2)建筑物地下室设置储水池,在屋檐下放置雨水搜集捅截留雨水。(3)减少城市中无法渗水的铺面(4)绿屋顶。D西雅图为了鲑鱼的都市排水,怎么保护河川的砾石床(1)街道边缘新方案(SEA street。道路缩减到4.27米,设置生态草沟,添加人行道)(2)下水道不是唯一的答案,分隔岛也能蓄水净水。E荷兰,许多工程师已经不太能确保使用地方的策略可以维持到什么时候,民众也不愿看到加高的提防破坏景观,荷兰的治水态度发生了转变,还地于河,恢复洪泛平原功能。

  4.消费:该适可而止。A少数人用消费所撑起的经济增长,却是建立在让多数穷人的资源更加匮乏之上。B《从摇篮到摇篮》:服务性产品;C如果我们以制造问题的相同思维来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将永远无法超脱当前的危机。D反对沃尔玛:人道问题和对地方产业的毁灭力。E买当地吃当地的生态足迹之思。

  5.城市设计革命:A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都是的生活质量比不上欧美,不是因为他们的都市规划比较高明,而是因为小小的台湾岛上人口太多,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活质量自然被牺牲。即使欧美目前主张高密度的都市发展,但所谓的“高密度”住宅,对台湾人来说,仍然是不可奢求的“低密度”状态。台湾人口若不减少,没有任何规划手段能够帮我们打造高质量的都市生活。B据研究,大型水库其实也排放不少温室气体,而且在热带地区,水库排出的温室气体甚至可能比火力发电厂还要多,然而……水坝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绝不干净。C有地下停车库的绿地,虽达成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却失去了涵养地下水的功能,其森林知名,名不副实。D原生植物也不是绝对的。E马尔摩,一个全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区域。F汉堡水岸迷思G荷兰两栖屋(马斯博莫 WATERSTUDIO.NL)

  二、观念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甲、本书中的许多案例,并不在宣扬细部部的设计方案,而在于传递方法背后的精神。

  乙、令人感动的层面从来就不是设计上的细节,而是对既有观念的大胆突破。自然排水,正是对传统下水道排水观念的革命。

  丙、一次花钱不能图一劳永逸,政府要能“引领”“带动”“跟踪”并尊重原住民的生活。

  丁、可持续性设计的一些谬误:无论是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自然排水系统设计、生物栖息地重建、回收利用还是紧致都市(Compact City),都市可持续性的技术,真正影响系统地是都市的运作模式与市民的生活形态,除了用量化指标和技术手段外,要问:建筑物可以持续不断的制造清新的空气吗?可以维持水的干净吗?可以滋养多样的物种吗?可持续性设计不是环保技术的大集合,而在于是否能对环境造成正面意义。另外,可持续性因为着过程,而非终点。

  戊、新的世界观:人与自然不可分;自然或人文系统是复杂难以预测的,因此人类无法充分掌握;任何系统都是不断变动的,外来的扰动是正常动态的一部分,永远的稳定是不可能的。

  《遇见好城市》读后感(四):以城为鉴

  文/言一

  那么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不是去订购建筑杂志,而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那里才是真正的建筑课堂:感恩吧!是的,这灵活,这精确,这无可争议的事实:自然将其所孕育的和谐展现于每事每物。由内而外:泰然的完美。植物,动物,树木,风光,海洋,平原或山峦。甚至,在自然的灾祸中,在地壳的激变中也孕育着完美的和谐。张开眼睛吧!离开狭隘的专业讨论。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就会自发地成为结果。

  ----勒•柯布西耶

  上面这段柯布西耶于1936年9月写于巴黎的文字本是源自他致德兰士瓦省约翰内斯堡现代建筑师小组的一封信,后来被作为其作品集第二版的序言。虽说其谈论的领域指向乃是建筑设计,可在我看来其中的观点对于当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依然适用---毕竟,柯布在文中所强调的乃是创造力的来源。在现代主义规划思想成功推行近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不少反思和基于反思的新规划策略已在全球各个不同的城市铺开实践。这当中,对创造力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无独有偶的是,这些新策略也正如柯布所倡议地那样,与“绿色”,与“自然”这样的词汇紧密相连,强调城市作为一个人造生态系统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尽管有些反讽的是:正是柯布当年的规划思想开启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浪潮。

  对于当下中国的城市居民而言,节能与绿色算不得新鲜的概念。每家每户大概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两件至少宣称是节能的设备。可是若论及何谓设计层面上的绿色建筑以及绿色生态城市,便恐怕知者不多了。正是这样的现状,使得台湾学者廖桂贤女士的这本《遇见好城市》显得颇有些弥足珍贵。盖因其以简单质朴的语言,结合自身在海外多年的游历,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她自己曾遇见的好城市。从中,我们既能清晰地看到廖桂贤女士究竟是在一个怎样的核心理念之下来定义她心目中的好城市,也即绿色生态城市;同时,我们亦可从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措施中反思自己脚下的城市,反思何谓因地制宜。

  说起来,廖桂贤女士的这本著作早在09年便由台湾的野人出版社出版---这也是为何书中所提供的数据大多止于08年,我亦曾在香港序言书室的书架上见到。然而,台版书名却是起的营销味十足,叫做《好城市,怎样都要住下来》。如今想来,正是这样的书名带给当时的我不少负面印象,以为又是一本游记味休闲读物;更何况,即便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好城市也不是轻易就能住下的。于是,竟与这本佳作失之交臂。相比之下,大陆版的书名《遇见好城市》倒显得更加贴近与温婉。

  前些日子的暴雨,让北京,武汉,长沙等国内大中城市都沦为”江城”,不少都市水景,转眼成为都市水患。又有不少网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贴出了欧洲和日本城市的下水道实景照片,以对比国内城市规划下的排水设施是如何地粗陋与考虑不周。然而,若依照廖桂贤女士在《遇见好城市》中的观点来看:这种迅捷反应的背后,依然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惯性。诚然,对于大多数现代城市而言,混凝土的大量使用所导致的土地硬化,使得排水(生活用水和雨水)排污都只能主要倚靠城市下方的排泄管道来完成。可是由于城市的排泄最终流向的还是河流,一旦处于雨季,就算上游城市成功避免了雨水的淤积,但下游城市却将面临雨量在河道累积所带来的洪水威胁。这足以解释,为何几乎每年某些沿江的城市都要面临洪水的威胁。与此同时,某些沿海城市则因为雨水无法渗入地表导致地下水水位逐年下跌,进而面对海水倒灌的威胁。正是基于这再简单不过的循环原理,廖女士这般问道: 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一个如同海绵一般,能吸水,保水的城市呢?是否有办法将原本硬邦邦,不透水的水泥丛林,变成一个海绵城市呢?

  答案是肯定的,关键就在于颠覆 “快速,集中排水”的传统观念,建立以 “吸水,分散,缓慢排水”的新观念。具体而言,也即 “设法将雨水留在基地,再需要维持干爽的道路旁边打造一系列透水,种有多样植栽的低洼区域:生态草沟(bio-swale)”,同时 “减少城市中无法渗水的铺面…像是人行步道或车流量较小的街道,以及停车场等比较没有污染的地方就可以改用透水性佳的铺面”来让城市喘口气;也可以用绿屋顶(green roof)取代传统屋顶,在屋顶铺上浅浅的土壤并种植低矮的植栽,不但能储存,净化雨水,还可以净化空气,减轻都市热岛效应。为作者所深爱的城市西雅图便在千禧年左右推行了一个名为 “街道边缘新方案”的举措来实施排水系统改造。借由缩减道路宽度,让瘦身的道路变得蜿蜒,设计团队在弯曲所产生的空间设计铺设生态草沟并种植耐水植物,同时增添了原本没有的人行步道。这样一来,不仅整个居住环境变得越发美观,更重要的是,监测结果表明,按一般降雨强度来设计的该方案街区可以成功吸收98%的雨水径流量;换句话说,只有约2%的雨水需要通过传统的下水道进行排泄。可见,对于城市排水排污而言,下水道远非唯一的答案;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雨水径流循环的诸多细节,更多的选择也随之涌现。故而,创造力的来源既在自然之中,亦在细节之中。

  不论是城市还是自然(界),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而,一个好的城市规划理念或者策略,必然是考虑到系统本身循环与运行特质,乃至与另一系统交集处特点的理念与策略。又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看,即:一个好的城市规划策略是可以让城市在诸多方面都受益的策略。比如,在西雅图的案例中,设计团队削减车道宽度,制造弯曲,表面上是意在为植被和土壤赢得空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车道被缩减的同时,也意味着该区域内尾气排放的下降;而人行步道的铺设则十分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根据同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学者扬盖尔的研究:当我们以4-5m/h的平常速度行走时,我们有时间来观察面前发生的一切以及前面的路况…当以10-12m/h速度奔跑时,我们仍能感知和拥有感觉印象,并且对情况控制达到可接受的程度…当比走路或跑步的速度更快时,我们观察与理解所看事物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当以50,80或100m/h的速度驱车行驶时,我们将失去,错过捕捉观看细部和看人的机会。(参见《人性化的城市》,p43-44)这足以解释为何在古老的城市中,那里交通主要以步行为主,空间与建筑均被设计成观看速度为5m/h尺度的东西。换言之,只有在步行或是骑车的速度下,我们才能更好的感知和享受城市里的人和景物,城市的一切细节。我想,这也是为何廖桂贤女士在书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谈论城市交通的问题,来分析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的重要性所在。

  在书中随处可见的,不仅仅有廖桂贤女士对城市系统中诸多细节的关切,更有着永不止息地基于台湾某些现状所作出的反思。只是,这样的反思,大多止步于理念的层面。想必廖女士亦深知别处的经验不可轻易直接复制,故而在提出和论证理念之后并没有给出实践和政策层面的相关建议。虽则从内容结构的完整性上看可算得上是一种遗憾,但却也足以体现出廖女士作为一名学者的自知。

  然而,作为一名读者,在读的同时,在随着廖女士的文字游历的同时,同样不免结合国内的现状有着诸多联想。而其中,最大的感慨,或许还是在于:任何一个城市改造(重新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各种社会机构之间的诚意合作,都需要关涉某种利益的让渡,都基于某种共识的达成(参见书中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的案例)。这既从另一层面印证了城市的系统特质,却也彰显了城市改造实施中可以想见的巨大难度;日本的经验则告诉我们,在城市中民间团体与政府进行博弈之能力完全缺失的境况下,成功的城市改造与复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参见《再造魅力故乡》) ,何况在大陆,连民间团体的存在本身都是一个问题。如果说上述论调给出的现状显得过于悲观的话,那么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学着廖桂贤女士那样,用纸和笔一一写下自己曾游历过的好城市,好以城为鉴。

  《遇见好城市》读后感(五):城市的未来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

  去年各大城市发生大规模内涝期间,在一个有关治理城市内涝的科普讲座上,某专家推荐了这本书。没过多久便买来一看究竟。原来有关治理城市内涝只是本书诸多内容的一部分。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空间规划到基础设施改造,从绿色出行到环保生活理念。作者像写游记一般记录自己对城市的所思所感,从城市可持续的物质空间塑造到绿色健康生活精神内涵的倡导。文笔颇为顺畅且耐读,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写作能力无关乎天分,而是思考习惯的问题。

  翻看作者的简历才知道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地景建筑硕士;获得美国绿建协会的认证;旅居西雅图时专精绿建与可持续设计。

  简单提取经历的关键词:地景学,绿建,旅居西雅图,你就会发现,这本书也是作者丰富经历与思考的积淀之作。

  一、先从都市排水说起

  1、雨、水灾与现代都市排水系统排水

  雨水径流携带了街道上大量的污染及垃圾。雨污分流,但雨水量过大,下水道无法输送所有污水,污水就会通过溢流管流向河流。造成更大污染。

  2、街道排水新革命

  (1)中央集中排水改成分布式排水

  (2)自然排水法,通过径流引导将雨水引入路边“生态草沟”区域,发挥地表蓄水及过滤自净能力。

  自然排水法不同于传统排水法,不着重于事后排水,而是在源头通过,各种较少径流的机会来进行过程控制,减少或者缓解突然增大的雨水径流,这种排水法并非单一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自然排水一来可以复育出一些生态草沟,扩充都市的绿意。还能有机会补充城市日益枯竭的地下水。屋顶雨水收集也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绿色环保。

  当然在机动车较少的人行道上设置透水铺面也是国际通行的排水做法,以减少城市中无法透水的铺面,减少径流压力。这就设计到透水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了。

  3、自然排水案例

  (1)西雅图Seastreet自然风格排水设计

  (2)波特兰 第十二大道自然排水系统(SW12thAvenueGreenStreetProject)

  ,街道没有被彻底改造,二十将人行道绿地由上凸改成下凹,形成“径流栽植区”,作者认为这样的街道改造工程既能提升都市自然排水能力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实乃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有点类似灾后重建政府补贴当地居民协力造屋的方式)

  (3)瑞典马尔摩,Bo01,通过一连串兼具设计感的开放水渠,湿地水塘组成公共绿地,同时不只是一套排水系统,也成了一个种群丰富的生物栖息地。

  二、不与河争地

  近年来全球各地都有水患,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对土地及河流的不当管理和使用等“人为”因素,才是造成水患加剧的原因,而且一连串大规模的水灾也直接反映了工程治水的不管用。虽然河川泛滥是造成沿河地区水患的主要原因,但河川泛滥的本身并不是灾害,而是河川自然现象的一环,也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机制。

  防洪工程原本希望提高河道排水效率,于是认为排水效率最高的情况是水道水泥化。但防洪工程有一个“提防效应”,如果遇到设计范围外的洪水,洪水决堤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会更大。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arina)在新奥尔良淹没80%地区,造成全城居民撤离就是血的教训。

  世界各国也在洪灾中吸取教训,他们认为无法控制也无法避免水患,那就学习与它共存。具体说来包括利用河川的自然作用来防洪:复育河川自然的水文、地形、生态,来提高洪泛平原的蓄洪、滞洪量以及河道的容水量。此外,保护河川免于因水泥化整治而丧失珍贵的生态功能,也是自然防洪的主要工作之一。

  因此很多国家也订立法令限制洪泛平原土地开发,并以细致的配套设施来减轻洪水对人类的灾害。如荷兰政府选定低洼的莱茵河流域执行还地于河计划,并制订“国土规划重点决策”(Spatial Planning ey Decision)来确立计划的整体方针,阐明莱茵河流域在水患管理、景观整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上的目标,着重以土地使用管理而非水利工程来降低水患风险,并强化环境质量。其中需要增加河流行水空间,复育泛洪平原,降低河岸高度,通过优渥补偿条件与公众参与,顺利推进这一规划。

  三、不得不说的城市——西雅图

  谈到西雅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雅图未眠夜中的帝国大厦上的世纪の美好约会。这座城市虽然秋冬冷郁,但另外两个季节还算合适,而让作者最离不开西雅图的理由却西雅图的鲜明个性。

  她环保,她兼容并包,她满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然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西雅图的鲑鱼。

  1、鲑鱼城市

  你肯定难以想象一个城市为了维持鲑鱼回游(每年新生鲑鱼都会从淡水湖Lae Washington顺流游向咸水湖Lae Union,在那里生长后逆流回游到淡水河流湖泊中,整个过程不进食,无法游回产卵点的筋疲力竭的鲑鱼尸体成了水中生物的养分,滋润整个水生态圈),替它专门进行了河道疏浚甚至在咸淡两湖的水利闸口上设置专人进行鲑鱼迁徙人工助力。作为“”鲑鱼亲善城市“的西雅图会根据地区范围内河流的不同情况对鲑鱼量身定做鲑鱼复育计划,甚至华盛顿大学里地景建筑系的课程设计中从小尺度街道设计到社区开发都要为鲑鱼生活的生态。

  管窥一包,以小见大。一座城市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生态环保,那相应的城市建设相关的文化建设、社会关怀、专业实力都不会平平淡淡的。

  2、西雅图市立图书馆

  2004年台北101立起来的时候,大洋彼岸的西雅图诞生了一座截然不同的文化地标:西雅图市立图书馆总馆。具体的设计案例可以看这里:http://www.douban./note/159777333/

  建筑设计师以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使用空间分析图(giagram)对图书馆各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安排,在满足西雅图空间管制法、建筑法限制的前提下,也考虑到图书馆借阅与公共阅读空间在未来的可能变化与拓展为信息展示,于是留出了机动调整空间。而在图书书库的设计上也使用了”旋转书库“来满足图书的便捷移动与节省贮藏空间的作用。图书馆还选用了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在电子设备的支持下提供更多引导与咨询帮助。最重要的是,市图书馆认识到了文化建筑是市民的建筑,没有阶级与组群之分,资源属于全体公民。因为文化建筑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有非常巨大的作用,而文化竞争力恰恰又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竞争力。

  3、社会关怀

  贫困哪里都有,即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西雅图也不例外。街道上经常会有一些流浪汉,用台湾话说就是”街友“,西雅图这座城市有很高的包容度就体现在这里,市民们不会歧视他们。事实上他们有时聚集在城市广场附近是因为这里有游民庇护所,并且有民间团体提供免费午餐。与此同时NGO也创立了一些街报零售点,邀请街友加盟,他们的街报“real change”内容是探讨社会上的不公不义现象,让贫民与游民得到更多社会关注。虽然收入微薄,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并且让其它街友看到生活的希望得到更多社会认同。

  4、空间规划的公众参与

  西雅图的市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城市空间规划的事业中来,甚至举办了”西雅图开放空间2100“工作坊,从市民代表到空间规划专家,300多人通力合作分工明确从前期调研到资料分析到地图制作,集体无偿地描绘了这次百年后西雅图公共空间的发展愿景。但是作者正面的描述中并未提及太多公众参与的具体操作方法,毕竟每个市民都有对西雅图城市发展建言的机会,但是如何组织并有效吸取市民意见,并处理好相关利益方可能会产生矛盾的诉求确实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东西。否则过度地公众参与会使得城市建设项目计划贻误时机甚至荒废。

  四、谈点交通好不好

  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建筑规划师勒柯布西耶就用他颇有远见的眼光,预测了未来城市的图景,他取名为“阳光城市”。简而言之就是倡导中心城市的低密度高容积率化,以此提供更多的绿地和交通用地,他还提倡交通轨道立体化并扩大交通用地面积提供更宽的道路和更多的停车场,以此提高城市内部之间及内外部的交流联系。他的思想影响了美国及欧洲一大批城市的空间构建。

  虽然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城市的道路交通上进行大力规划并再各类用地中严格要求配建比例停车位,但我们却渐渐发现及时再怎么修建立交,拓宽马路,配建停车场,城市总还是那么拥挤和不便。甚至直到现在,很多城市的长官还有“停车位不够就多建些停车位”的思路。

  好在现在我们拥有越来愈多的觉悟去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这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但在中国这个汽车市场方兴未艾的国家,私家车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容易控制。

  作者认为需要对城市中心区的不同路段依据拥堵情况征收私家车拥堵费以减少中心区汽车的流量,同时加大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抑制私家车出行。同时作者还认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公用交通(BRT,地铁轻轨),发展租车拼车市场,推广绿色出行(自行车或者步行)。当城市居民们去往城市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高速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之间的自由组合达到高效方便甚至低碳的目的,人能在城市交通中享受更多的路权,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基础才真是的是以人为本。

  五、城市的绿设计

  很多都市在经历了规模效益的刺激和发展后,空间变得无序蔓延,同时也出现了逆城市化。城市的中心变得活力不再,很多人为了生活和工作必须要郊区与市区进行长时间的交通通勤,太多时间花在了交通上。于是欧美的空间规划者们相继提出了“紧致城市”“智慧生长”的城市发展观念。这两种城市空间管理策略的一般做法都是提高原有城市规划区内的住宅供给量,并综合布置配套产业,使得人们能再家门口工作,同时也减缓城市扩张对外围农用地和绿地的侵蚀。提高城市密度的核心内涵是提高城市用地的使用率,如今国内也在提倡地块功能的综合化都是“盘活存量”的意思。当然为了不降低城市的综合生活及工作的质量,都市公共空间如生态绿地、公园等都需要进行细致和超前的规划布局。同时对现有公用绿地的改造也非常有必要,主要方向是从提高铺面透水性和扩充植被的数量与多样性来入手。一来可以充分发挥绿地的滞洪作用,二来也可以提高都市绿地率让诗意而活力的绿地围绕在市民身边。

  作者在倡导绿设计的同时,也提出了“低冲击开发”的概念,他认为都市发展对环境可能的冲击不在于密度或者居住形式,而是都市的运作模式和市民的生活形态。设计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城市局部区段的风貌的基础之上。

  作者还认为可持续设计应该是以动态模式为导向的。不因被死板的减排或低碳指标局限。真正可持续的设计不仅是环保技术的集合,更是良好示范与推广,使人们生活态度向环保绿色的转变。

  作者用身边的例子和自己的感受,为读者展现了一副他心目中的“好城市”图景。虽然城市发展没有完美的尽头,但城市的进步总少不了美好愿景的支撑与先进理念的支持。城市的未来即是一幅一幅美妙的理想画卷更是一步一步现实的脚印。

《遇见好城市》读后感

http://m.gdfshaiyu.com/sucai/64795.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个性签名

欠条范本

个性签名

描写桂花的段落好句子

个性签名

心情压抑的个性签名,心情压抑的说说好累

个性签名

给情侣留言板留言大全,给情侣留的言

个性签名

有创意的微信群名,好听押韵的群名推荐

个性签名

题目:定制保险的特点有()

个性签名

独特的微信名字英文

个性签名

qq相册名称

个性签名

好听的女孩英文名字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