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说课稿

2022-07-08   来源: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说课稿(第一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资料,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并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所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资料分析,研究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资料,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本事目标: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本事,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资料,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确定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资料,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取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本事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经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团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我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本事,构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构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明白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忙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日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经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资料,讨论能够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我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经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终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仅收获着结论,并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进取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样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资料,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资料。

  高中数学说课稿(第二篇):

  各位领导和教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资料是苏教版必修1第1章第3节第一课时《交集、并集》,下头我想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构想:

  一、教材分析:

  与传统的教材处理不一样,本章在学生经过观察具体集合得到集合的补集的概念后,上升到数学内部,将补理解为集合间的一种运算.在此基础上,经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和掌握集合之间的另外两种运算交和并。设计的思路从具体到理论,再回到具体,螺旋上升。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在后续的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恰当使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集合语言来描述相应的数学资料。有了集合的语言,能够更清晰的表达我们的思想。所以,集合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能用Ven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掌握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2、经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本事,使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经过对集合符号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符号表达本事,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一些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求法上。而把如何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作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针对我们师范学校学生的特点,我本着低起点、高要求、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的原则,采用五环节教学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下头我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问题情境

  经过实例:学校举办了排球赛,08小教(2)56名同学中有12名同学参赛,之后又举办了田径赛,这个班有20名同学参赛。已知两项都参赛的有6名同学。两项比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的回答到达这样三个层次:

  层次一:发现要求没有参加比赛的人数,首先应当算出参加比赛的人数,并且明白参加比赛的人数是12+20-6,而不是12+20,因为有6人既参加排球赛又参加田径赛。

  层次二: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集合的观点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先设

  利用Venn图来表示集合A,B,C.发现集合A,B的公共部分就是集合C.

  层次三:引导学生发现集合C的元素的构成与集合A,B的元素的关系。学生能够发现集合C中的元素是由既参加排球比赛又参加田径比赛的同学构成的,更进一步集合C的元素是由既属于集合A的元素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

  经过对三个层次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第二环节:最终抽象、归纳出交集的文字叙述的定义。

  定义给出后,让学生利用数学符号语言写出的集合表示。充分体现使用集合语言,能够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资料。

  第三环节:经过两个例子巩固定义。

  例1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例2是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经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经过这两个例子的解决,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体现出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环节:最终对交集进行再认识,并利用Venn图归纳、总结出交集的性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是引导着,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应当准备预案。

  第五环节:经过综合性较强的例子进一步巩固定义和性质。

  这样的五个环节不仅仅充分研究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为学生和教师的进取活动供给了空间和可能。更印证了低起点、高要求、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的原则。

  交集的定义、性质研究清楚之后,并集的定义、性质就顺理成章了,仿照交集的研究方法去研究。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交集、并集的定义、性质研究完了以后,设计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拓展探究三个不一样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研究到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小结应先由学生总结,然后教师强调两点:一是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二是对本节课进行科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又要关注它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华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作业、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资料,多谢大家!

  高中数学说课稿(第三篇):

  一、本节资料的地位与重要性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高中数学》一节独特资料。这一节课与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经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能够让学生理解、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还为日后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教学做好准备,起到奠基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两个基本原理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两个基本原理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

  (4)使学生树立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观点。

  三、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选择和处理

  中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的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两个计数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求解,更是离不开两个基本原理,所以正确理解两个基本原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本章的重点资料。

  正确使用两个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学生清楚两个基本原理使用的条件。而原理中提到的分步和分类,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深刻的,应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分类和分步的选择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准确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必需使学生认清两个基本原理的实质就是完成一件事需要分类还是分步,才能使学生理解概念并对如何运用这两个基本原理有正确清楚的认识。教学中两个基本问题的引用及引伸,就是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四、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资料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启发引导式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贴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进取性、巩固性、可理解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经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到达对知识的发现和理解,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我的知识。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我发现的学习本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到达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类比推理,在进取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难的方法。整个过程贯穿设疑思索发现解惑四个环节,学生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思想上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肯定的辨证思维过程,贴合学生认知水平,培养了学习本事。

  六、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课题导入

  这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是起始课,讲起始课时,把这一学科的资料作一个大概的介绍,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下头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所以,首先阅读引言,明确任务,激发兴趣。由学生感兴趣的乒乓球比赛提出问题,引出学习本节的必要性,明确研究计数方法是本章资料的独特性,从应用的广泛看学习本章资料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课题(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这样做,能使学生明白本节资料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其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二)新课讲授

  经过幻灯片给出问题,配图分析,讲清坐火车与坐汽车两类方法均可,每类中任一种办法都能够独立地把从甲地到乙地这件事办好。

  紧跟着给出:

  引申1:若甲地到乙地一天中还有4班轮船可乘,那么一天中,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一点共有多少种不一样的走法?

  引伸2:若完成一件事,有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均可完成这件事,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一样方法?

  这个问题的两个引申由渐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做好了准备。

  板书分类计数原理资料:

  完成一件事,有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一样的方法。(也称加法原理)

  此时,趁学生对于原理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分类计数原理资料,启发总结得下头三点注意:(出示幻灯片)

  (1)各分类之间相互独立,都能完成这件事;

  (2)根据问题的特点在确定的分类标准下进行分类;

  (3)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一样两类的两种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方法。

  这样做加深学生对分类计数原理的正确理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接下来给出问题2:(出示幻灯片)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见图9-1),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一样的走法?

  提出问题:问题1与问题2同是研究从甲地到乙地的不一样走法,请找出这两个问题的不之处?学生会发现问题1中采用乘火车或乘汽车都能够从甲地到乙地,而问题2中必須经过先乘火车后乘汽车两个步骤才能完成从甲地到乙地这件事。

  问题2的讲授采用给出问题,配图分析,组织讨论,强调分步。用多媒体配不一样的颜色闪现出六种不一样的走法,让学生列式求出不一样走法数,并列举所有走法。

  归纳得出:分步计数原理(板书原理资料)

  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一样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一样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一样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n

  种不一样的方法。

  同样趁学生对定理有必须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分步计数原理资料,启发总结得下头三点注意:(出示幻灯片)

  (1)各步骤相互依存,仅有各个步骤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

  (2)根据问题的特点在确定的分步标准下分步;

  (3)分步时要注意满足完成一件事必须并且只需连续完成这N个步骤这件事才算完成。

  (三)应用举例

  教材例1:(书架取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注意区分是分类还是分步。

  例2:由数字0,1,2,3,4能够组成多少个三位整数(各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本题设置了4个问题:

  (1)每一个三位数是由什么构成的?(三个整数字)

  (2)023是一个三位数吗?(百位上不能是0)

  (3)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怎样做?(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

  (4)怎样表述?

  教师巡视指导、并归纳

  解:要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1~4这4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数字,有4种选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由于数字允许重复,共有5种选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仍有5种选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能够组成的三位整数的个数是N=4×5×5=100.

  答:能够组成100个三位整数。

  (教师的连续发问、启发、引导,帮忙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的分析问题本事有所提高。

  教师在第二个例题中给出板书示范,能帮忙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个基本原理实质的理解,周密的研究,准确的表达、规范的书写,对于学生周密思考、准确表达、规范书写良好习惯的构成有着进取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为学生后面应用两个基本原理解排列、组合综合题打下基础)

  (四)归纳小结

  师:什么时候用分类计数原理、什么时候用分步计数原理呢?

  生:分类时用分类计数原理,分步时用分步计数原理。

  师: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分步时要求各步是相互独立的。

  (五)课堂练习

  P222:练习1~4.学生板演第4题

  (对于题4,教师有必要对三个多项式乘积展开后各项的构成给以提示)

  (六)布置作业

  P222:练习5,6,7.

  补充题:

  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

  (提示:按十位上数字的大小能够分为9类,共有9+8+7++2+1=45个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

  2.某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有m个不一样的志愿可供选择,若只能按第一、二、三志愿依次填写3个不一样的志愿,求该生填写志愿的方式的种数。

  (提示:需要按三个志愿分成三步。共有m(m-1)(m-2)种填写方式)

  3.在所有的三位数中,有且仅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提示:能够用下头方法来求解:(1)△△□,(2)△□△,(3)□△□,(1),(2),(3)类中每类都是9×9种,共有9×9+9×9+9×9=3×9×9=243个仅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

  4.某小组有10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一门,其中8人会英语,5人会日语,(1)从中任选一个会外语的人,有多少种选法?(2)从中选出会英语与会日语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一样的选法?

  (提示:由于8+5=13》10,所以10人中必有3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1)N=5+2+3;(2)N=5×2+5×3+2×3)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中的战场上考取自我梦想的成绩。

  高中数学说课稿(第四篇):

  一、教材分析:

  《向量的加法》是《必修》4第二章第二单元中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本节资料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及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应用,大约需要1课时。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为后继学习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所以本课在平面向量及空间向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明白向量能够自由移动,这是学习本节资料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运算了如指掌,并且在物理中学过力的合成、位移的合成等矢量的加法,所以向量的加法可经过类比数的加法、以所学的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准确把握两个加法法则的特点。

  三、教学目的:

  1、经过对向量加法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正确领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法则作出两个已知向量的和向量。

  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之和,比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量、共终点向量等。

  3、经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数学方面的本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加法法则。探究向量的加法法则并正确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两个加法法则各有特点,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质相同,可是三角形法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简便易行,所以是详讲资料,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本课中所占份量略少于三角形法则。

  难点:对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法则的实质是:将已知向量首尾相接,而不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之间必须构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类比:由数的加法运算类比向量的加法运算。2、探究:由力的合成引入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法则的运用中观察图形得出三角形法则,探求共线向量的加法,发现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向量相加;经过图形,观察得出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这些都体现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3、讲解与练习:对两个法则特点的分析,例题都采取了引导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课堂完成教材中的练习。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直观地表现向量的平移,相等向量的意义,更能说清两个法则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六、数学思想的体现:

  1、分类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课中向量的加法分为不共线向量及共线向量两种形式,共线向量又分为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两种情形,然后专门对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相加作了规定,这样对任意向量的加法都做了讨论,线索清楚。

  2、类比思想:使之与数的加法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不致于太陌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从比较中看出两者的不一样,效果较好。

  3、归纳思想:主要体此刻以下三个环节①学完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后,归纳总结,对不共线向量相加,两个法则都能够选用。②由共线向量的加法总结出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的相加,而三角形法则仅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相加。③对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和探讨中,又使学生发现了三角形法则还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加法。归纳思想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尤其是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本节要进行向量的平移,且对向量加法分共线与不共线两种情景,所以要复习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这些都是新课学习中必要的知识铺垫。

  2、引入新课:

  (1)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引入。

  学生在物理学中虽然接触过位移的合成,可是并没有构成三角形法则的概念;而对平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已学过,很熟悉。所以我决定由力的合成引入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是起点相同,可是物理中力的合成是在有相同的作用点的条件下合成的,引入到数学中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所给出的图形也是现成的平行四边形,而学生刚学完相等向量,对相等向量的概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易产生误解:表示两个已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必须在一齐才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不在一齐不能用。这时要经过讲解例1,使学生认识到能够经过平移向量,使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有共同的起点。这一点对理解及运用法则求两向量的和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最熟悉、离学生最近的知识经验为接入点,用学生熟知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向量的加法,这样新中有旧,学生容易理解,也使学科间的渗透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起点相同这一特点的认识,例1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当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不在一齐时,须把起点移到一齐,至此才能使学生完成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真正到位。

  (2)三角形法则的引入。三角形法则没有按照教材中利用位移的合成引入,而是从前面所讲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中直接引入。

  所以这种把两个向量相加的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接下来用幻灯片完整展示三角形法则,同时法则的作法叙述、作图过程对学生也起到了示例的作用。于是前面的例1还能够利用三角形法则来做。

  这时,总结出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时,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都能够用。

  设计意图: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引入三角形法则,能够很清楚地使学生从向何意义上认识到两个法则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它们的实质,并且衔接自然,能够使学生比较地得出两个法则的特点与实质,并对两个法则的特点有较深刻的印象。

  (3)共线向量的加法

  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较易完成,将它们接在一齐,取它们的方向及长度之和,作为和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引导学生分析作法,结果发现还是运用了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方向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从作图上不明白怎样做。可是学生学过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类比异号两数相加,他们会用较长的模减去较短的模,方向取模较长的向量的方向。具体做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三角形法则去做,发现结论正确。

  反思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类似于同号两数相加。这说明两个共线向量相加依然可用三角形法则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讨论,能够作个简单的小结:两个不共线向量相加,可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而两个共线向量相加在本课所学方法中只能用三角形法则,说明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相加。

  设计意图:经过对共线向量加法的探讨,拓宽了学生对三角形法则的认识,使得不一样位置的向量相加都有了依据,并且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共线向量的加法,尤其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更易于理解,能够化解难点。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①交换律:交换律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又结合三角

  形法则得出,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两个法则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②结合律:结合律是经过三个向量首尾相接,先加前两个再与第三个向量相加,和先加后两个向量再与第一个向量相加所得结果相同。

  接下来是对应的两个练习,运用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向量的和。

  设计意图:运算律的引入给加法运算带来方便,从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点。由结合律还使学生发现,多个向量相加,同样能够运用三角形法则:将所加向量首尾相接,和向量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终一个向量的终点。这样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相加。

  3、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的认识,也给学生一个概括本节知识的机会,然后用课件展示小结资料,使学生印象更深。

  (1)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求和。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求和。

  (3)运算律

  高中数学说课稿(第五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奇偶性是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及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必须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本事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确定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构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本事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到达了预期效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虽然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头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成立即可,而忽视了研究函数定义域的问题。所以,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必须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由于,学生看待问题还是静止的、片面的,抽象概括本事比较薄弱,这对建构奇偶性的概念造成了必须的困难。所以我把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设计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资料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进取状态,从而培养思维本事。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到达了预期效果。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构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分六个环节:设疑导入、观图激趣;指导观察、构成概念;学生探索、领会定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总结反馈;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下头我对这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由于本节资料相对独立,专题性较强,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方式,直接点明要学的资料,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到达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再让学生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象。经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构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共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

  探究1、2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以函数和=︱x︱以及和为例展开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的,由于有图片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说出函数图象关于Y轴(原点)对称。之后学生填表,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此刻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比较得出等式,再令,得到)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然后经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成立。最终给出偶函数(奇函数)定义(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形规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数量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切实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过程体验。

  (三)学生探索、领会定义

  探究3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强调: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道题

  例1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选例1的第(1)及(3)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小题让学生在下头完成。

  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确定奇偶性的步骤:

  (1)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再确定f(-x)=-f(x)还是f(-x)=f(x)。

  例2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3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2、3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景有几种类型?

  例4(1)确定函数的奇偶性。

  (2)如图给出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图象吗?

  例4设计意图加强函数奇偶性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推理过程的表述。经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认识、理解和应用都能提升很大一个高度,到达当堂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总结反馈

  在以上课堂实录中充分展示了教法、学法中的互动模式,问题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切实体现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终对知识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应积累的解题经验。知识在于积累,而学习数学更在于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所以提高知识的应用本事、增强错误的预见本事是提高数学综合本事的很重要的策略。

  (六)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课本第36页练习第1-2题。

  选做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A组第6题。

  思考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B组第3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到达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

http://m.gdfshaiyu.com/jiaoshi/140208.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读《揠苗助长》有感300字

教学反思

八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教学反思

中班角色游戏

教学反思

课前互动小游戏

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教学反思

班会教案

教学反思

在校表现

教学反思